点击下载:福建省福州市2017届高三5月适应性测试理综
2017年福州市高三毕业班高考适应性
理 科 综 合
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: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
第I卷(126分)
一、选择题:本题共13小题,每小题6分,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
1.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的叙述,错误的是
A.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大于组织液
B.组织液部分成份渗入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
C.组织液的代谢终产物大部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血浆
D.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、CO2、尿素、神经递质、激素等成分
2.将有关生物组织结构为实验材料,直接制作临时装片,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
A.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绿色的叶绿体
B.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原生质层清晰可见
C.人口腔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多个蓝绿色的线粒体
D.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
3.关于细胞中核酸与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叙述,正确的是
A.都有水的生成但都不需要ATP提供能量
B.都需要特定的生物大分子物质作为模板
C.自身的 RNA可以作为DNA合成的模板
D.大分子中相邻的两个单体间都能形成氢键
4.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计划防疫工作,规定新生儿必须在六个月内三次接种乙肝疫苗(有效成份为乙肝病毒表面蛋白),若接种疫苗成功,相关叙述正确的是
A.疫苗利用宿主细胞合成自身蛋白质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
B.吞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分解呈递抗原并产生淋巴因子
C.多次注射疫苗能提高血清中特定抗体的含量
D.多次注射疫苗后浆细胞能在血液中长期保留
5.在右图膝跳反射活动中(伸肌收缩,屈肌舒张),均能记录到动作电位的是下列的哪项
A.神经元A,神经元B,神经元C,神经元D
B.神经元A,神经元D,神经元B,屈肌
C.神经元A,神经元B,伸肌
D.神经元A,神经元C,伸肌
6.果蝇的翅形受2对等位基因(A、a和B、b)控制,已知A、a位于常染色体上,且a基因纯合时果蝇为残翅,为确定B、b是否也位于常染色体上,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,已知正交的F2中长翅、小翅和残翅分离比9:3:4,据此分析错误的是:
A.B、b位于X染色体上
B.正交F2中只在雄性个体出现小翅性状
C.反交F2中小翅性状在雌雄个体中比率不同
D.反交F2中表现型为长翅的个体占总数3/8
7.柠檬酸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,其结构式如右图所示。以下叙述正确的是
A.柠檬酸分子式为C6H9O7
B.使用食品添加剂属于违法行为
C.柠檬酸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,说明其有较强氧化性
D.柠檬酸分子含三个羧基(-COOH)
8.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
A. 钠与水反应:2Na + 2H2O = 2Na+ + 2OH- + H2↑
B. 纯碱溶液去油污:CO32- + H2O = HCO3- + OH-
C. 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:2S2O32-+4H+=SO42-+3S↓+2H2O
D. 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:Al3++SO42-+Ba2++4OH-=BaSO4↓+AlO2-+2H2O
9.短周期元素W、X、Y、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,且Y、Z位于同周期。甲、乙、己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。 0.001 mol•L-1 的己溶液pH为3;庚是具有漂白性的混合物。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原子半径Z>Y>X
B.仅由这四种元素构成的溶液可能呈酸性、碱性或中性
C.己为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
D.戊为一元弱碱
10.下列实验中,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
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
A 用pH试纸检测:0.1mol·L-1Na2SO3溶液、0.1mol·L-1NaHSO3溶液 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;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 HSO3-结合H+的能力比SO32-强
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 溶液红色变浅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
C 注射器中吸入NO2,封堵针尖处,将注射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 气体颜色比起始时浅 加压后,NO2转变为无色的N2O4
D 饱和BaSO4悬浊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,振荡,然后过滤、洗涤,向所得固体中加入盐酸 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体产生 Ksp(BaSO4) >
Ksp(BaCO3)
11.中国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款锂-氮可充电电池,该电池系统由锂电池阳极、可传递Li+的醚类电解质、碳布阴极组成,其原理为6Li+N2=2Li3N 。以下说法合理的是
A.放电时Li+由正极移向负极
B.也可以用氯化锂水溶液做电解质传递Li+
C.放电时正极反应:6Li+ + N2 + 6e- = 2Li3N
D.充电是固氮过程
12.已知:Ksp[Fe(OH)3]=4.0×10-36 。c(Fe3+)=4.0×10-3mol·L-1的溶液中,搅拌的同时向该溶液中滴加浓氨水,当开始出现氢氧化铁沉淀时,溶液的pH为
A.12 B.11 C.4 D.3
13.25℃时,pH=2的HA和H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,pH随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( )
A.若X=5则HA为强酸
B.将a点与b点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,则 减小
C.由b到c, Kw不变
D.a、c两溶液中n(H+)相等
二、选择题:本题共8小题,每小题6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第14~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,第19~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。全部选对的得6分,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,有选错的得0分。
14.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,其中说法正确的是
A.甲图中,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,发现了质子和中子
B.乙图中,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,入射光越强,饱和光电流越大
C.丙图中,射线甲由电子组成,射线乙为电磁波,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
D.丁图中,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裂变
15.下列四幅图中,能正确反映竖直上抛运动过程的位移与时间关系的是
16.2017年4月22日12时23分,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。这是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进行的首次自动交会对接,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货运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首次交会对接。假设天舟一号进入预定圆轨道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。地球半径为R,第一宇宙速度为v,则下列关于天舟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
A.在预定圆轨道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v
B.可以从较低轨道加速,从后面与天宫二号对接
C.在不同高度的圆轨道上运行时机械能相等
D.在预定圆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
17.在真空中的x轴上的原点和x=6a处分别固定点电荷M、N,在x=2a处由静止释放一个正点电荷P,假设点电荷P只受电场力作用沿x轴方向运动,其速度大小与在x轴上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,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
A.点电荷M、N一定都是正电荷
B.点电荷P的电势能一定是先增大后减小
C.点电荷M、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2∶1
D.x=4a处的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
18.如图所示,由两个相同材料物体组成的连接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,当拉力F一定时,m2所受绳的拉力大小
A.与斜面倾角θ有关
B.与斜面动摩擦因数μ有关
C.与系统运动状态有关
D.仅与两物体质量m1和m2有关
19.如图甲所示,交流发电机与一个理想变压器连接,给“220V、880W”的电饭锅和“220V、220W”的抽油烟机正常供电.交流发电机的两磁极间的磁场为匀强磁场,内阻不计的线圈绕垂直匀强磁场的水平轴OO′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,从中性面开始计时,产生的电动势如图乙所示.连接各用电器的导线电阻忽略不计,交流电流表是理想电表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原线圈两端电压瞬时表达式为
B.进入电动机的电流频率为100Hz
C.电流表的示数为1.0A
D.电饭锅的发热功率是抽烟机发热功率的4倍
20.如图所示,在一个圆形区域内,两个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分布在以直径A2A4为边界的两个半圆形区域Ⅰ、Ⅱ中,已知A2A4与A1A3的夹角为60°。一质量为m、带电量为+q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Ⅰ区的边缘点A1处沿与A1A3成30°角的方向射入磁场,随后该粒子以垂直于A2A4的方向经过圆心O进入Ⅱ区,最后再从A4处射出磁场.若忽略该粒子重力,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粒子在磁场区域Ⅰ、Ⅱ中的半径r1和r2之比为2∶1
B.粒子在磁场区域Ⅰ、Ⅱ中圆周运动的周期T1和T2之比为1∶2
C.粒子在磁场区域Ⅰ、Ⅱ中所用的时间t1和t2之比为2∶1
D.粒子在磁场区域Ⅰ、Ⅱ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1和B2之比为1∶2
21.如图所示,左侧为一个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,碗口直径AB水平,O点为球心,碗的内表面及碗口光滑.右侧是一个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.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碗口及竖直固定的轻质光滑定滑轮,细绳两端分别系有可视为质点的小球m1和物块m2,且m1>m2.开始时m1恰在A点,m2在斜面上且距离斜面顶端足够远,此时连接m1、m2的细绳与斜面平行且恰好伸直, C点是圆心O的正下方。当m1由静止释放开始运动,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
A.在m1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,m1与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
B.当m1运动到C点时,m1的速率是m2速率的倍
C.m1不可能沿碗面上升到B点
D.m2沿斜面上滑过程中,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始终保持恒定
第Ⅱ卷(174分)
三、非选择题: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。第22题~第32题为必考题,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,第33~38为选考题,考生根据要求作答。
(一)必考题(11题,共129分)
22.(6分)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“验证动量守恒定律”的实验。先将入射小球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,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,重复10次;再把同样大小的被碰小球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的小立柱上,调节实验装置使两小球碰撞时球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,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,和b球相碰后,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,重复10次。
(1)关于本实验,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。(填序号字母)
A.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
B.必须测量小球a、b的直径D
C.必须测量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
D.必须测量小球a、b的质量,且二者的关系为ma>mb
(2)为测定未放小球b时,小球a落点的平均位置,把刻度尺的零刻线跟记录纸上的O点对齐,如图给出了小球a落点附近的情况,由图可得a球落点与O点的距离应为 cm。
(3)按照本实验方法,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 。
23.(9分)某同学利用伏安法测某一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,已知电流表内阻和电源内电阻相比不可忽略。该同学分别依据(甲)、(乙)两种测量电路,测量出多组相关U、I数据,并作出如(丙)所示U—I 图线。
(1)请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,在丁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,将缺少的两根导线补画上,使电路连接完整。
(2)若按照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测得的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较的情况是:E测 E真;r测 r真.(填“>”、“=”或“<”)
(3)结合(甲)、(乙)两种测量电路,根据图(丙)所示图线数据,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____V,电源的内阻为 Ω。(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)
(4)将该实验待测电池标记为电池A;另外有一相同电动势,内阻为2Ω的电池标记为电池B,若选用这两种电池直接给一定值电阻R=2Ω供电,应选用___________(填“电池A”或“电池B”) 能使电源输出功率更大。
24.(14分)如图所示,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竖直轻弹簧,上端与质量为2m的物块B相连,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物块B位于P处。另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C.从Q处自由下落,与B相碰撞后瞬间粘合牢固,然后一起向下运动.将弹簧进一步压缩到最低点R后,物块B、C被反弹。已知QP距离为h1,PR距离为h2,弹簧劲度系数为k,重力加速度为g,不计空气阻力。求:
(1)弹簧压缩到最低点R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;
(2)反弹过程中,当物块B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置到P点的距离x。
25.(18分)如图所示,xOy平面为光滑水平面,现有一长为d宽为L的单匝线框MNPQ在外力F作用下,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,空间存在竖直方向的磁场,磁感应强度(式中B0为已知量),规定竖直向下方向为磁感应强度正方向,线框电阻为R,t=0时刻MN边恰好在y轴处,求:
(1)t=0时刻,通过线框MNPQ的电流大小与方向;
(2)外力F与位移x的关系式;
(3)经过,线圈中产生的电热Q。
26.(15分)连二亚硫酸钠(Na2S2O4)俗称保险粉,广泛用于纺织工业的还原性染色、清洗、印花、脱色以及织物的漂白等。制取保险粉通常需要二氧化硫。
(1) 制备二氧化硫
若使用上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的SO2气体,回答以下问题:
①A中盛液体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,实验开始后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
。
②B装置的作用是 ;C装置的作用 。
③E中固体试剂为 。
(2) 制备保险粉
如下图,维持35~45℃通SO2至锌粉-水悬浮液反应生成ZnS2O4;然后加入18%的氢氧化钠溶液,在28~35℃下反应生成Na2S2O4和Zn(OH)2悬浮液。
反应物经压滤除去氢氧化锌沉淀后,往滤液中加入氯化钠,并冷却至20℃,使Na2S2O4结晶析出,滤出晶体后用酒精脱水干燥即得产品。
①在制取Na2S2O4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,氧化剂是 ;生成1mol Na2S2O4转移电子 mol。
②滤液中加入氯化钠使 离子浓度增大,促进Na2S2O4结晶析出;滤出晶体后用酒精脱水干燥是因为Na2S2O4在酒精中的溶解度 (填“较大”或“较小”),且酒精易挥发。
③制取Na2S2O4也常用甲酸钠法,控制温度70~80℃,在甲醇溶液(溶剂)中溶解甲酸钠(HCOONa),再滴加Na2CO3溶液同时通SO2维持溶液微酸性,即可生成Na2S2O4,反应的离子方程式: 。
(3) 测定保险粉纯度
Na2S2O4属于强还原剂,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。Na2S2O4遇KMnO4酸性溶液发生反应:5Na2S2O4 + 6KMnO4 + 4H2SO4 = 5Na2SO4 + 3K2SO4 + 6MnSO4 + 4H2O
称取3.0g Na2S2O4样品溶于冷水中,配成100mL溶液,取出10mL该溶液于试管中,用0.10mol·L-1的KMnO4溶液滴定。
重复上述操作2次,平均消耗KMnO4溶液18.00 mL则该样品中Na2S2O4的质量分数为 (杂质不参与反应)。
27.(14分)甲醇(CH3OH)常温下为无色液体,是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和前景乐观的燃料。
(1)①己知:CO、H2、CH3OH的燃烧热(△H)分别为﹣283.0 kJ•mol-1、﹣285.8 kJ•mol-1、-726.8 kJ•mol-1,则CO和H2反应生成CH3OH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。
②有人设想综合利用太阳能将天然气转化为较易存运的甲醇,装置如下图,装置工作时阳极反应方程式为 。
(1)插图
(2)插图
(2)一定温度下反应CO(g)+2H2(g)=CH3OH(g)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,其相关数据见上图。
①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,用H2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 ,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;
②5min后速率变化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;
(3)在6.98MPa、250℃和催化剂(CoI2)作用下,甲醇可转化为乙酸:
CH3OH(g) + CO(g) = CH3COOH(g)
有机合成常有副反应存在。若反应釜中CH3OH和CO配料比(质量)为1,甲醇生成乙酸的选择率为90.0%,则此反应CO的转化率为 。
(4)常温Ka(CH3COOH)=1.8×10-5, 0.1 mol•L-1CH3COOH溶液中滴加0.1 mol•L-1CH3COONa溶液至 pH=7,此时混合溶液中两溶质的物质的量比n(CH3COOH):n(CH3COONa)= 。
28.(14分)某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3,还含有SiO2、少量CaCO3和 Al2O3。下图是利用该菱铁矿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的简要工艺流程:
(1) 菱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 ;碱浸可否用较便宜的Ca(OH)2替代NaOH?说明理由: 。
(2)“不溶物”加稀盐酸可否改用不易挥发的稀硫酸?说明理由
;“不溶物”加稀盐酸后“部分氧化”之前还有项操作,化学实验名称为 。
(3) “部分氧化”离子方程式为 。
(4) 如何实验验证“部分氧化”的滤液中存在Fe2+?
。
(5) Fe3O4胶粒的直径的范围是 。
29. (11分)为了研究硅对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,选取6叶龄幼苗若干,置于不同浓度的含有K2SiO3的培养液培养一段时间,与普通培养液培养的幼苗进行对照,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如图甲,
回答以下问题:
(1)用培养液培养幼苗时需要定时往培养液中通入空气,目的是_____________。
(2)CO2在叶肉细胞内参与卡尔文循环,首先与 结合而被固定,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。当光照强度从1千勒克斯增加到2千勒克斯时,ATP在叶绿体内的移动方向是 。
(3)为了进一步了解硅对该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机制,实验对其叶片的气孔导度(气孔开放程度)和胞间CO2浓度、光合色素含量等进行测定,结果如图乙。
①以K2SiO3作硅源,配置不同浓度的K2SiO3培养液时,减少完全培养液中KNO3含量并补充适量一定浓度HNO3溶液,其目的是 。
②根据实验结果,尝试写出硅能提高净光合速率的两个原因______________。
30. (8分) 耐热脂肪酶在工业上具有广泛应用,科研人员从小笼包蒸笼的垫布中分离到脂肪酶高产菌株,大量培养后提取获得脂肪酶液,以橄榄油为底物设置系列实验以研究该酶特性,回答下列问题:
(1)脂肪酶能水解橄榄油但不能水解淀粉,说明酶具有________。
(2) 实验①:每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酶和底物,分别置于30、35、40、45、50、55、60℃水浴环境中20分钟后,测量底物量的变化,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。
(3)实验②:因工业上需要在不温度条件下应用该酶,若要测定酶液分别在40、50、60℃温度下保存2小时后的酶活性变化,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。
(4) 实验③:研究一定浓度的Mg2+(10-4mol/L)对酶的活性影响,已知该酶的最适pH值范围为7.0~8.0,实验结果如下,结果说明:___________。
pH
组别 酶相对活性
7.0 7.5 8.0
对照组 20.54 20.67 20.62
实验组 24.89 25.78 26.67
31. (8分)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,某地用芦苇、鱼、藻类植物、浮游动物、微生物等构建人工湿地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:
(1)人工湿地中,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。
(2) 人工湿地中设计要注意采取措施增加水体的氧含量,目的是_________。
(3)随着人工湿地物种丰富度增加,湿地的沉降、分解等作用加强,使污水得到治理。这种变化属于群落________演替,研究表明适量投放不同食性的鱼类,是人工湿地发挥治理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,试从物质循环角度分析其作用_________。
32(12分) .摩尔根在连续多代培养的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,将此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获得F1, F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,雄果蝇性状分离比为1:1,回答下列问题:
(1)将F2中的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,子代应有两种性状分离比,有一种是子代全为_________;另一种红眼雌性: 白眼雌性: 红眼雄性: 白眼雄性=__________。
(2)将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测交,子代雌、雄果蝇表现型是:_________。
(3)上述实验结果说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(B、b)位于X染色体上。但上述测交子代中约每2000个子代中总会出现例外的一只白眼雌蝇或红眼雄蝇,为解释实验结果,研究者提出以下观点:
①例外白眼雌蝇染色体组成是XXY(可育), 例外红眼雄蝇染色体组成是X0(无Y染色体),
②例外白眼雌蝇(XXY)减数分裂时, 可能是两条X染色体联会后分离,Y随机移向一级,也可能X染色体与Y联会后分离,另一条X随机移向一级。
③异常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表现关系如下:
性染色体组成 XXX XXY XO XYY YY
表现性别 致死 雌性 雄性 雄性 致死
依此观点回答问题:
a: 请从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角度解释产生例外白眼雌蝇的可能原因________。
b:白眼雌蝇(XXY)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子代中表现为红眼的雌果蝇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,子代中表现为白眼的雄果蝇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。